今天我又想来聊聊福建的锹甲,这几篇关于福州锹甲的文章也是我想把我在福建遇到的所有已定种的锹甲记录下来,分享出去。开头先放张启萌图。

1.孔夫子锯锹Prosopocoilas confucius


我发现过最大的孔夫子公虫,长91.6 mm

中牙型的孔夫子公虫以及该种母虫

从虫友那拿来的孔夫子小牙图(我的找不到了)
孔夫子锯锹属于锹甲科锯锹属,是中国最长的锹甲,最大个体能长到110 mm ,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在福建并不常见。其外表极为独特,大个体、中个体和小个体的牙型区别巨大,这是锯锹属大部分物种的特色。要注意孔夫子母虫与中华大扁锹Dorcus titanus platymelus母虫的区分,该种母虫更加瘦长,牙中内齿靠前端,前胸背板呈梯形,头部也有所不同。
对了,孔夫子锯锹打架可有趣了,是通过大颚插到对手腹部下方将对手顶翻。你也别得意,它对你可不一样,你一露出破绽被它大颚一夹可疼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2.黄毛小刀锹F. mellianus



黄毛刀锹①公②③母
黄毛小刀锹属于锹甲科小刀锹属,是福建常见的一种小刀锹。小刀锹,故名思义它们的个体较小,图中我采集到的长度约31 mm。该种早在寒假期间就有母虫已经羽化在朽木中蛰伏了。根据我今年发现该种的经验发现,该种大概在6月份出现,可以活到8月份。观察它们的特点:公虫大颚内侧具有明显黄毛,母虫则在后胸底部长有小黄毛,这就是主要区分黄毛小刀锹的方法。
3.派(帕)瑞深山锹Lucanus parryi


我发现的最大个体派瑞深山
这种深山锹属于幸运深山族、派瑞深山种群,雄虫特点很明显,我就不多说了,雌虫我目前还没有发现过,也不知道长成什么样。派瑞深山锹我之前在"关于姬深山"这篇文章中提到过。"派瑞深山锹的指名亚种(东部派瑞深山锹)和派瑞深山锹的西部亚种(西部派瑞深山锹)在2023年合并为一种了,即派瑞深山锹甲。"我第一次听到时大为震惊,派瑞深山两个亚种差别这么大,竟然合并了!我发现的派瑞深山都是栖息在海拔高于800米的山区的青冈树上。对我们的手十分凶悍,结果在野外连姬深山都干不过,怪不得姬深山是优势种。注意了,派瑞深山不仅只有带有鞘翅上带黄色斑块的个体,还有全黑的黑化个体。所以你们不仅要看到鞘翅上黄色斑块,也要注意它独特的牙形。
再偷偷告诉你们:想见到野生派瑞深,最好的办法是使用十米长杆晃动高处的树杆将它们摇下来。
关于繁殖,呵,死了这条心吧!福建有分布的深山锹甲大多都繁殖不出来。
4.巨叉深山锹甲Lucanus hermani


雄虫

雌虫
巨叉深山锹甲,别称是赫曼尼深山锹,别称跟"孔夫子"一样是音译来的。巨叉深山锹甲是国内最长的深山锹甲,最大个体能达到90 mm,全身通红无毛,与普叉深山的区别就在这里,所以它又被称为"无毛普叉"。该种是一种栖息地海拔较低的深山锹甲,只需600米就有,且巨叉深山锹甲目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遇到了记录完赶快放生,小心被迫学习缝纫机的使用与维护。
5.黑鬼艳锹甲Odontolabis siva

雄虫

雌虫
黑鬼艳锹甲
别称西光胫锹,它的外观就像放大版的小黑奥锹,所以昆虫爱好者们也会将它称为"大黑奥"。鬼艳属的锹甲,好像是因为幼虫生活在腐化的松木中,它们粪便的气味混着松脂的气味合成了它们身上独特的浓郁的气味。几次灯诱的经历,我认为该种夜间趋光性较强,爆发期在6月末旬至7月初旬的期间。该种主要有两种牙型,第一种是小牙,类似于液压钳;第二种是长牙,类似于小黑奥的长牙。它的个体也很大,也能长到90 mm以上,头与前胸背板是哑光的,鞘翅散发着钢琴烤漆般的金属光泽,超有气质。
6.小黑奥锹(扁齿奥锹)Odontolabis platynota

左:母 右:中牙公

短牙公
小黑奥锹它的中文正式名是扁齿奥锹,也是鬼艳属(奥锹属)的一员,在福建说不上常见。夜间趋光性较强。这个物种触角较长,看起来很神经质,显得十分可爱。该种全身哑光,但是要注意该种母虫与中华圆翅锹母虫的区分:该种母虫头顶牙根旁突起更长,前胸背板两边底部比圆翅更加尖锐,看上去气质就不同。
7.鸡冠细身赤(环锹)Cyclommatus mniszechi



台湾鸡冠细身赤
鸡冠细身赤,也可以称它为鸡冠环锹,它是我发现过唯一的环锹属(细身赤属)的成员。先从它的名字入手吧!它之所以叫"环锹",是因为它头部两旁有一条条条纹,也可以说是一个个环,所以叫环锹。那为啥是"细身赤",因为这种锹甲整体较为细长,大多为橙红色,橙红色又称为赤,所以就叫细身赤。但国外的细身赤有很多是彩色,所以最好称环锹。
该种有一个近似种,叫作鱼尾纹细身赤,中文正式名黯环锹,注意!它俩可不是一种锹甲!鱼尾纹细身赤头两侧的皱纹比鸡冠细身赤要更明显,更多,头冠要比鸡冠细身赤更细。这一个种我目前还没有见到过,希望以后能有幸遇见它吧!
8.多刺刀锹Sinodorcus Huang & Chen, 2013


我发现的多刺刀锹
多刺刀锹又叫泽井小锹,它是我在福建野采五年以来最惊喜的一个收获,它在福建已经算是神物般的存在了。该虫分布于福建、浙江,雄虫大颚短且仅有一枚形状非常特殊的宽阔内齿,内缘光滑且圆凸,雌雄虫中后腿胫节有3~5枚刺突,小型雄虫可能仅有一个刺突。这只已属于大个体,是我在海拔933米处点了个1000 W的灯被吸引来的,我次日才发现它,发现时它已经被鸟给啄死了。
9.新鉴定:红边圆翅锹Neolucanus nitidus nitidus

注意看图中这一只锹甲,它是我一年级的时候发现的,那时候我才刚刚成为昆虫爱好者,还不怎么懂,所以我以为它是红边鬼艳,直到2024年我才发现,这种锹甲好像是红边圆翅锹。它与红边鬼艳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头部两侧没有鬼艳属独有的刺突,所以是圆翅锹。今年希望能再遇见它一次,如果我有幸遇见,我一定好好的为它写一篇文章。
好啦,那么今天就聊到这里了,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