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金红迷影——中华虎甲
步甲总科下的虎甲亚科,作为迅猛高效的地栖掠食甲虫,它们往往会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为人所知,身着玄甲,威猛高大,配备狭长弯曲双腭的【王虎甲属】成员,因其在该亚科中几近一骑绝尘的体型大小,属内的若干大型种成为了掠食性甲虫中的经典形象,享有“大王虎甲”这一通称的它们,无疑是劲爽而强大的,但,倘若仅仅查阅【虎甲】一词,所得的结果,却往往是一些体型与体色较之前者截然不同的甲虫。

它们身形娇小,体色华丽多彩,匕首状的双腭向下斜出,更重要的是,身在步甲总科的它们,却拥有可以开合的鞘翅以及完好的后翅,使得它们拥有该总科大部分成员均无法企及的能力——飞行。

中华虎甲,顾名思义,典型的国产物种,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广布于我国大部,多栖息于山地、河岸等土质松软之处。它们通体多色如虹,青、蓝、红、黑集于一身,并具金属光泽,虽然仅有约15至25毫米,但它们在国产虎甲中,已属相对较大的物种了,事实上,虎甲亚科除去【王虎甲属】的若干种类外,便鲜有体长超过拉步甲的成员了,反倒存在着仅7毫米的微型物种,但这却与本文无关。

中华虎甲虽仅可算作一种小型甲虫,但身为虎甲的诸多优势,使得它们在同量级中不容小视,它们同样拥有着修长轻捷的步行足,更曾被誉为“速度最快的昆虫”,如今看来,此论点虽难免谬误,其时速固然远逊于产自大洋洲南部的前缘澳蜓,但在步甲总科中的速度足可名列前茅,若在开阔场地遭遇体长达到自身两倍的巨蝼步甲,同样可以凭借卓越的速度,使对方望尘莫及。

身为出身步甲总科的掠食者,尽管还保留有一定的飞行能力,但它们仍会以大地为主场。地面追猎,几乎成为其传统技能,天生长腿高速的它们,除去有效提升了猎杀效率外,交配时节,异性间的彼此追逐,常在沙地中上演。

松软的沙土,对于生具强大爪钩的大型树栖甲虫而言,有如泥沼,仅可蹒跚而行,但这里却是虎甲的理想家园,完成交配的雌成虫会选择将卵产入类似的环境,幼虫则掘土穴居,如同相对知名的蚁狮,通过自身构建的地下洞穴,伏击过路的小型昆虫。它们的幼虫身躯柔软纤弱,而头部宽阔坚固,与成虫一样,双腭犀利,不同于蚁狮的吸食,对于捕获的猎物,它们会选择拖入洞中,大快朵颐。

善于疾速追猎的中华虎甲,由于六足并无明显特化,在捕捉部分跳跃足发达的直翅目,或面对四翼轻盈的膜翅目时,往往有心无力,同时,作为一种小型食肉甲虫,在面对同样装备精良的大型猛蚁时,尚不免周旋良久。
